数据库

黄淮海区病虫害发生规律

江浙沪地区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

来源:姚丽美,王猛,马佳,等. 2011-2012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初探[J]. 江苏农业科学,2013,41(7):98-101. 发布日期:2024-08-22

2011-2012年,对江苏省、浙江省、上海市、湖北省、湖南省、广东省、福建省、江西省8个省(市)共18个县(市、区)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。

1.江苏省玉米病虫害调查结果
2011年,江苏省春玉米病虫害有玉米小斑病、粗缩病、茎腐病、鞘腐病、纹枯病、褐斑病,未发现南方玉米锈病;秋玉米病虫害有玉米小斑病、南方玉米锈病、纹枯病、鞘腐病、茎腐病、白星花金龟、玉米螟。2012年,春玉米发生病害较轻;秋玉米病虫害与2011年不同的是,瘤黑粉病发生很严重,茎腐病没有发生,香蕉穗发生普遍。
通过调查比较发现,2012年春玉米由于全部玉米秸秆还田,各类病害发生普遍降低,其中采用60目无纺布防虫网在玉米出苗前遮盖处理,可明显控制灰飞虱的传毒作用,防治玉米粗缩病效果明显。
2011年江苏省春玉米病害中鞘腐病平均发生率最高,其次为粗缩病、小斑病。此外,褐斑病在南通市、盐城市均有发生,南通市发病率为30%,盐城市发病率大于80%。2011年江苏省秋玉米病虫害中小斑病平均发生率最高,其次是玉米虫害白星花金龟、玉米螟。

2.浙江省玉米病虫害调查结果

2011年浙江省春玉米病虫害有小斑病、鞘腐病、纹枯病、玉米螟,未发现南方玉米锈病;秋玉米病虫害有小斑病、南方锈病、纹枯病、鞘腐病、粗缩病。2012年,春玉米纹枯病发生比较严重,高达98%。比较这2年的调查结果发现,玉米种植品种不同、种植密度不同,病害发生程度就不一样。
2011年浙江省春玉米小斑病平均发病率为50.4%,鞘腐病发病率为100%;甜玉米品种纹枯病发病率为10.6%,普通玉米为41.7%。浙江省东阳市、诸暨市玉米产区秋玉米小斑病发病率分别为100%、80%,危害程度分别为54.2、26.7;南方锈病大发生,发病率分别为80%、100%,危害程度分别为33.3、89.O;纹枯病仅在东阳市发现,发病率较低,为6%;鞘腐病发病率较高,东阳市为80%,诸暨市为70%;粗缩病仅在诸暨市有发现,发病率低于3%。
2012年,由于浙江省春玉米大多数甜糯玉米品种对纹枯病均较感病,因而发病率达98%;而先甜5号、农友华珍、超甜4号则发病较轻。小斑病发生较重的品种有金银818、农友华珍、燕禾金2005,病情指数在20左右。种植密度对病害发生水平的影响因品种和病害种类而异,此次供试的10个品种中有5个品种在较高密度下种植(67 500株/公顷)比在低密度下种植(52 500株/公顷)时小斑病发病重,而多数品种纹枯病是在低密度下种植时发生严重。

3.上海市玉米病虫害调查结果
2011年上海市春玉米发生的病虫害有小斑病、南方锈病、纹枯病、褐斑病、粗缩病、鞘腐病、茎腐病及玉米螟。其中,纹枯病发生率最高,为37.6%;其次是小斑病、褐斑病、粗缩病,发生率分别为27.64%、22%、16.75%;南方锈病和茎腐病发生率最低,分别为1.3%和0.3%;玉米螟发生率为10.4%。秋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整体比春玉米轻,除小斑病发生率高达86.7%外,粗缩病发生率仅为5%,玉米螟发生率为6.93%,其他在春玉米上发现的病害在秋玉米上未发现。




©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交通大学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数据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