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青叶蝉(Tettigella viridis)为分布广泛的杂食性害虫,可为害玉米、高梁、稻、麦、豆类、蔬菜和果树等。
成虫体长7-10mm,雄较雌略小,青绿色。头橙黄色,左右各具1小黑斑,单眼2个,红色,单眼间有2个多角形黑斑。前翅革质绿色微带青蓝,端部色淡近半透明;前翅反面、后翅和腹背均黑色,腹部两侧和腹面橙黄色。足黄白至橙黄色,财节3节。卵长卵圆形,微弯曲,一端较尖,长约1.6mm,乳白至黄白色。若虫与成虫相似,共5龄。初龄灰白色;2龄淡灰微带黄绿色;3龄灰黄绿色,胸腹背面有4条褐色纵纹,出现翅芽;4、5龄同3龄,老熟时体长6-8mm。
成虫和若虫刺吸茎叶汁液。玉米和高梁被害叶面有细小白斑,叶尖枯卷,幼苗严重受害时,叶片发黄卷曲,甚至枯死。
我国北方。
年发生3代,以卵于树木枝条表皮下越冬。4月孵化,在杂草、农作物及蔬菜上为害,若虫期30-50天,第一代成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上旬。各代发生期大体为:第一代4月上旬至7月上旬,成虫5月下旬开始出现;第二代6月上旬至8月中旬,成虫7月开始出现;第三代7月中旬至11月中旬,成虫9月开始出现。成虫有趋光性,夏季颇强,晚秋不明显,可能是低温所致。成虫、若虫日夜均可活动取食,产卵于寄主植物茎秆、叶柄、主脉、枝条等组织内,以产卵器刺破表皮成月牙形伤口,产卵6~12粒于其中,排列整齐,产卵处的植物表皮成肾形凸起。每雌可产卵30-70粒,非越冬卵期9-15天,越冬卵期达5个月以上。
(1)及时清除桑园内杂草,秋冬清除落叶,集中深埋或烧毁,可减少越冬成虫。
(2)发生期及时喷洒50%敌敌畏乳油或40%菊·马乳油或40%乐果乳油1000倍液。晚秋蚕结束后,可喷残效期较长的20%速灭杀丁乳油4000倍液等菊酯类杀虫剂。
(3)为害高峰期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20%啶虫脒液剂3 000倍液全田喷雾防治。